扬起信仰的风帆
北京市民防局赴井冈山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纪实
来源:北京市民防宣教中心 作者:王占明 时间:2016-05-30 15:14:01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请喝一口当年的红井水

 

 

  井冈山是一团火,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井冈山是一面旗,树立了全国人民的必胜信心;

  井冈山是一条路,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之路;

  井冈山是一艘船,承载红色信仰,开启梦想远航。

  4月22日至26日,江西茨坪,细雨绵绵。

  北京市民防局45名党员在市民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宝杰的带领下,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先烈鲜血染过的这片神圣土地,追寻红色足迹,接受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

  由此,拉开了北京市民防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序幕。

  教学篇: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必须打牢思想根基

  为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北京市民防局精心组织,认真筹划。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审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并在教育前,进行了思想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党组一班人感到,个别党员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精神空虚迷茫、组织观念淡薄,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等问题。为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局党组经过研究认为,这次教育,首先要将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只有每名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成为合格党员。为此,局党组决定在去年组织第一批党员去井冈山参观见学的基础上,今年再分两批赴井冈山实地接受红色教育,通过教学互动,参观见学,实地感悟,现场访谈等形式,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

  机关党委立即与井冈山干部学院协商,特意增加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

  局党组书记刘宝杰在动员时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根本的要体现在对党的绝对忠诚上,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要体现在全身心投入到民防建设的改革发展中,体现在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这次井冈山之行就是要把党员理想信念树起来,工作干劲鼓起来,努力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道德,有品行;讲规矩,有纪律;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培训中,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党史研究中心主任陈胜华讲授了《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他将多年来潜心研究井冈山精神的理论成果融入实践教学,用深入浅出的讲解,通俗易懂的道理,将历史史实和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员们带到了当年血与火的岁月,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井冈山不倒的精神支柱。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赖宏教授,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题,不仅详细讲解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而且还重点讲清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他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解读了本次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行,目标在成”, 并就如何学好党章党规、学好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消除许多同志模糊认识,从而使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标准。

  4月22日晚,全体学员来到了红军剧场,观看了大型实景表演《印象•井冈山》,序幕《血》一开始就将全体学员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该剧分为《旗》、《灯》、《情》、《火》和《路》五幕,以红旗、镰刀、斧头、红米饭、南瓜汤、八角楼以及黄洋界保卫战为背景,再现了红军坚定理想信念,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扩大工农红军武装,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人民相信红军,拥护共产党,涌现出最后一袋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母亲送儿、新娘送夫上战场的感人画面,再现了先辈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壮歌。整台演出气势恢宏,感情真挚,撼人心魄。正如有的学员所说,这是一场催人泪下的视听盛宴,是一次红色艺术的享受和精神洗礼,是一场和平年代与浴血岁月的时空对话。

  任何一个政党在它前进的道路上都会充满坎坷,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同样充满荆棘,它也会犯错误,但它的伟大之处,就是能够实事求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拨乱反正。在井冈山革命初期,由于当时中央“左”的政策影响,袁文才、王佐被错杀,酿成了湘赣边界的一大悲剧,使党的工作遭受到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失。作为袁文才的孙子袁建芳如何看待这一血的教训,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教学访谈时,他动情地说,新中国成立不久,政府就迅速为爷爷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评定为革命烈士。多年来政府按照革命烈士家属的标准,给予我们家精心照顾。所以,奶奶从开始仇恨到最后的理解,也经过了一段漫长的过程,在我们家人的心里,共产党仍然是一个伟大、正确的党……

  践行篇: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必须传承红色基因

  由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苍劲有力,熠熠生辉。

  学员们望着这座神圣庄严的殿堂,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全体学员拾阶而上,两名学员抬着花圈,挽联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北京市民防局井冈山革命传统教学班”,缓缓地步入毛泽东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汉白玉墙壁下,向死难烈士敬献花圈,脱帽鞠躬,寄托哀思,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在这里,一位位革命先烈的壮举,一曲曲浴血奋战的赞歌,一件件当年用过的实物,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场景,一尊尊生动丰满的塑像,生动地诉说着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有5万多名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把这段悲壮的历史经过声光电技术的还原,真实地呈现在了学员们的面前,仿佛穿过了时空的隧道,跟着历史的脚步,置身于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

  走进井冈山雕塑园,学员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在青松翠柏间,瞻仰毛泽东、朱德、陈毅、贺子珍、伍若兰、王佐、袁文才等革命先辈的雕像,每座雕像都英姿勃发,器宇轩昂、正气凛然,令人肃然起敬。

  在伍若兰雕像前,全体学员凝眸仰望,这位英俊漂亮的优秀女红军宣传队长,在一次部队激烈的突围战斗中,腿部中弹被俘。那时,她已身怀六甲, 敌人对她施行了“吊打”、“踩杠子”、“灌辣椒水”等酷刑。敌人答应她只要能自首,或公开声明同朱德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保她不死,还可给她官做!但伍若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怒斥道:“要我和朱德脱离关系,背叛共产党,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她的回答铿锵有力,气壮山河。敌人恼休成怒,残忍地将她的头颅割下,悬挂在赣州城楼。并剖开她的腹部,连刺6刀,连同那个血肉相连的胎儿。她那超越个人生命之上的崇高爱情,她那铁一样信仰,钢一样意志,视死如归的革命襟怀,感动着每一位学员,激励着每一名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青山有幸埋忠骨”。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前,全体学员向长眠在这里的130名红军献上深深的哀思。1929年1月,小井医院130名红军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拷打,没有一人向敌人屈膝投降,没有一人说出红军的秘密,他们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也只有21岁,他们全部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遗憾的是,他们中间只有20个人留下了名字,其他人永远的成为了无名英雄……,学员们将洁白的小花,轻轻地放在烈士墓上,以慰藉永远长眠在这里的红军战士。

  望着小井红军烈士墓,学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明白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和革命意志”。

  在永新县三湾村,何继明将军的爷爷当年曾经给毛泽东与袁文才传递书信,他在讲到《三湾改编的政治遗产—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时说,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就住在这个小村中。因为当时的部队党组织薄弱,战斗力不强;旧军阀习气严重,官兵不团结;队伍里人心涣散,组织纪律不强,毛泽东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开展了举世瞩目的“三湾改编”,首次确立把支部建在连上,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了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为我军发展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抬头望,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距井冈山市中心36公里的谢氏慎公祠后面,是毛泽东当年住过的一栋两层楼房,楼上有个天窗,以八封之理修建成八角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八角楼,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宁冈调查》与《永新调查》等光辉篇章,总结了井冈山的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光辉思想,为中国革命的道路指明了方向。置身此地,学员们仔细端详八角楼内毛主席用过的古朴桌子和凳子,有的坐在毛主席坐过的椅子上,想象着毛主席读书的情景,有的参观室内图片和室外的标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历史厚重感,深刻领悟到了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革命思想。

  思考篇: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必须履行使命任务

  全体学员到了培训中心,顾不上休息,就迅速换上了红军服装,“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人人按要求,整理服装,扎好武装带,绑好腿,大家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学习。在短短的五天学习时间里,全体学员以实际行动践行红军精神——

  在井冈山大井农家大院,学员们一起动手,自做红军饭,有的上山采集野菜、竹笋,有的洗菜、切菜、炒菜、烧火,一派热闹景象,大家吃着亲手做的饭菜,边吃边议论,特别惬意,吃过饭后,大家像当年的红军一样,将锅碗瓢盆洗刷的干干净净,交到老表的手中……

  重走红军挑粮小道,是许多学员渴望已久的体验,这条小道蜿蜒在树木茂盛的崇山峻岭中,漫长曲折,起伏不平,虽被铺上了石块,但有的地方仍然很窄,稍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谷,有的地方须弯腰驼背行走。大家相互帮携,小心谨慎,有的学员学着当年红军的样子,体验了一下挑粮的艰辛。大部分学员轻装前行,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有的只好找个棍子做拐杖艰难行走。大家边走边底边议论,真是难以想象,当年40多岁的朱德军长带领红军,是怎样将30多万斤粮食和弹药挑上山的,这条小道使大家感悟到了“崎岖”的涵义、“跋涉”的艰辛、“艰苦卓绝”的可贵和信念坚定的强大力量。

  在黄洋界哨口,开展了互动式快板教学,学员分五组上台表演,人人情绪激昂,精神抖擞,学员们表演了自己新创作快板《北京民防上井冈》、《井冈山精神代代传》、《人民群众是靠山》等,大家精彩地表演吸引在此观光的游客,游客们无不报以热烈掌声,北京一名中直机关的人防干部在此看完快板表演后自豪地说:“原来这是咱北京民防的队伍啊!真棒!”。

  “唱响红色经典,坚定革命理想”,最令全体学员难忘的是激情教学,当凄婉深情地旋律在会议室响起的时候,45名学员共同高唱《十送红军》,唱完共同歌曲,便进入了拉歌比赛,左边学员齐唱《映山红》,右边学员不甘示弱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左边演唱《红军哥哥你慢走》,右边再次演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全场引吭高歌,激情澎湃,一浪高过一浪。大家在歌声中体会到红军在恶劣的环境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到了每一首歌背后的感人故事,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井冈山精神。

  来自二所的学员石晨是一名新党员,她动情说,这是一次净化灵魂之旅,也是一次寻根之旅,更是一次激情之旅。在毛主席旧居,我看到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越的环境中,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干革命。解放后,他们仍然保持和发扬着优良传统,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多样了,享乐主义也在不断滋生蔓延,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按照党员的标准,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让党和人民放心。

  技术服务中心的宁剑华,为了写好心得体会,晚上加班到12点多,她在谈到收获时说,学到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了理想信念;学习了革命先辈对党忠诚奉献的高尚品质,完善了自我。作为民防局对外服务的一名工作人员,将“井冈山精神传承下去”,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甘于奉献,踏实工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防建设锦上添花。

  机关政策法规处的贺林说,井冈山学习是灵魂荡涤之旅,思想洗礼之旅,学习之旅,无论是在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八角楼,我们无时无刻不被革命先烈的事迹所感动,每时每刻都被革命前辈坚定理想,艰苦奋斗,不懈探索与昂扬的革命精神所震撼。他们在血与火的斗争岁月,生与死的复杂考验中,锻造和培养了井冈山精神,正是有了坚定的革命必胜信念,有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才有了“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气魂与实力……,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将坚定信仰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承担起伟大的使命。

  ……

  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信仰的力量必将在每名党员的心中扎根。让我们一起扬起信仰的风帆,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凝心聚力,扬帆远航。

 

  作者感言

  离开井冈山已经多日,然而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仍然萦绕在我的脑海,镌刻在我的记忆。每当我回忆起这片红色的土地,总有无数的记忆和无数的感动撞击着我的心灵。每天看着生活在阳光下的孩子,听听人们快乐的笑声,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的革命先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甘愿舍弃亲人和家庭,舍弃幸福和生命?井冈山之行告诉我,那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将生命交给自己认定的事业,永远坚守和执著,无论艰难困苦,无论坎坷曲折,不管成败与否,都砥砺前行,永不回头。

 

责任编辑: 作者:王占明
人防图片
信阳市人民防空防汛抢险演练
人防防化专业队进行训练
建立民防应急避难场所
地下指挥所监控中心
河南省人防办在焦作市组织人口疏散演习
积极开展人民防空训练和防灾救灾演练
上海市民防核化救援队正在执行救援任务
四川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分队